自從西式飲食大量進入台灣之後,似乎註定洗腎人口就會逐年增加的噩夢!因為,太多人已經將每天早餐時同時吃肉排及蛋的習慣視為正常。然而,這樣的飲食習慣卻是讓自己身體存在慢性自殺ing的狀況而不自知。
雖然蛋白質是維持人類生命的七大要素之一,可是隨著增加動物性蛋自質攝取量之際,卻伴隨著罹患腎臟疾病的風險。台灣腎病年報統計顯示,台灣在2021年洗腎人口持續攀升已達9萬4000人。
自從西式飲食大量進入台灣之後,似乎註定洗腎人口就會逐年增加的噩夢!因為,太多人已經將每天早餐時同時吃肉排及蛋的習慣視為正常。然而,這樣的飲食習慣卻是讓自己身體存在慢性自殺ing的狀況而不自知。
雖然蛋白質是維持人類生命的七大要素之一,可是隨著增加動物性蛋自質攝取量之際,卻伴隨著罹患腎臟疾病的風險。台灣腎病年報統計顯示,台灣在2021年洗腎人口持續攀升已達9萬4000人。
血壓及心跳過快是現代生活中大家所關心的議題!值此精油的使用也愈來愈受到大多數婦女喜愛的同時,精油的使用會誘發血壓及心跳的情況確是值得重視的面向。
2022年的環境期刊中所刊登之一篇針對國內精油使用的研究結論顯示,長期吸入如精油之類的揮發性有機化合物,臭氧及PM2.5除了會造成肺部氧化壓力、發炎及免疫系統的功能障礙之外,亦會導致肺癌、心肌梗塞及肺功能低落等健康問題(https://www.mdpi.com/2073-4433/13/4/631)。
衛福部統計顯示,推估國內約5~10%台灣人有膽結石困擾,且自2016年後膽結石就醫人數逐年上升。統計數字中,約7成患者終生沒有臨床上的症狀,2成會右上腹痛,1成則因結石堵住膽汁分泌引起急性膽囊炎。
整體而言,有肥胖情況、女性40歲後,其是停經前後、糖尿病患、經常激烈減重而導致營養失衡、肝硬化或溶血性疾病患者及有膽結石家族病史等大類的人均屬於高風險膽結石人口。
繼新冠肺炎之後,在香港及大陸大肆流行接踵而來的鰴漿菌恐怕會引起另一波的感染疾病疫情,不可不慎!
黴漿菌的大小介於細菌與病毒之間,是目前發現最小並且能自行繁殖的病原體,主要以唾液飛沫和鼻腔分泌物經由親密接觸為傳染途徑。比較令人擔心的是一旦感染之後會引發肺炎,且因為即使感染後也沒有免疫保護能力,所以日後還可能發生重覆感染。
衛生福利部國民健康署111年12月29日公布的最新數據顯示,2020年台灣新發生癌症人數為12萬1979人,平均每4分19秒就有一人罹癌;相較於2019年,大增725人(https://www.gvm.com.tw/article/98235)。資料顯示,國內每4分鐘就有一人罹癌的速度大增之外,癌症人口愈來愈多的趨勢亦更加明顯。
美國國家癌症研究院(National Cancer Institute)2002年的資訊顯示,發炎與罹癌具有正向關係(https://www.cancer.gov/news-events/cancer-currents-blog/2022/reducing-inflammation-to-treat-cancer);此外,2019年的癌症研究期刊刊登的論文指出,過量或長期使用抗生素與癌症發生有一定的關係(https://www.ncbi.nlm.nih.gov/pmc/articles/PMC6721461/)。
上天在設計人類時早就將生殖-哺乳這一條迴路設定好,只要婦女能夠親自哺乳,那麼在這一個迴路暢通的狀況下,將會大大地降低罹患乳癌的機率!
無可諱言地,即使在多醫學專業人士提倡母親自哺乳的今天,有些母親自已經親自哺乳;然而,卻也同時看得到有些媽媽為了考量產後身材的恢復及維持而仍然堅持以牛奶餵食。
由於愈來愈多的患者對於類固醇藥物的警覺心提高,所以對於使用非類固醇抗發炎藥(英語:Non-Steroidal Anti-Inflammatory Drug, NSAID)的意願相對地也因而提升。
目前,阿斯匹靈(Aspirin)、伊布洛芬(Ibuprofen)、甲芬那酸(Mefenamic acid)、乙醯胺酚(acetaminophen)均屬於非類固醇抗發炎藥中較為人知的成分;例如,含有伊布洛芬(Ibuprofen)成分的斯O舒痛膠囊及含有乙醯胺酚 (acetaminophen)的普拿疼就是屬於此類外,另外,常被用來處理經痛的就是甲芬那酸(Mefenamic acid),如普安痛(Ponston)、博舒痛(Ponstan)。
依據最高法院103年臺上字第858號判決及最高法院83年度第4次民事庭會議之「惟如不能人道已形成難以維持婚姻之重大事由者,得依1052條第2項之規定訴請離婚」決議觀之,夫妻一方只要在性事上有不能配合時就可能面臨判決離婚的結果!
絕對不能僅僅依賴只求短期效果的方式,例如,使用外用的擦拭藥膏或者是口服藥物。這一種作法無異是慢性自殺,因為,太多的臨床醫案顯示水性和矽性潤滑液含有甘油(Glycerin)之陰道潤滑液會引起陰部感染或加劇私處的感染(https://www.reuters.com/article/us-vaginal-products-idUSBRE92J14F20130320)。
無可否認地,喝奶補鈣的觀念一直以來受到大部分的西醫及營養師的鼓吹,使得大部分的人也已經將這個觀念深植於心!
然而,國人一直沒有注意到的事實卻是,大部分的西醫及營養師均引用國外的研究來說服國人!請注意,國外研究的樣本母體是高加索人種,而非我們這些蒙古人種的黃種人。
鉀屬於礦物質營養素,能夠將鉀離子代謝出體內以幫助神經和肌肉細胞正常運作,所以對於人體電解質平衡扮演重要的角色。
然而,對於它慢性腎臟病患及瀕臨洗腎的人而言卻是必須減少高鉀食物的攝取。畢竟,每天吃下去的東西,很多會都在腎臟重新分解代謝一次,所以只要腎臟一生病,很多食物其實就「不能吃」。因為,一旦血鉀濃度過高,病患可能就會出現四肢無力,頭暈、沒有精神等情況,甚至會造成心室性心律不整,以致於猝死。
國家衛生研究院的研究顯示,國內目前30歲以上的男性人口中,痛風的盛行率竟然高達3.3%,當然,女性也常有所聞。
秋水仙素(Colchicine之所以會被用於治療以及預防痛風發作主要是藉著它能作用在身體的免疫細胞,讓發炎反應下降的機制,所以,一直是西醫治療痛風的王牌藥物。換言之,這個藥並不是被用來治療「尿酸高」。臨床上,只要關節有急性發炎現象,不管病因是什麼,均可以秋水仙素作為治療外,此藥也常被用來治療兒童出現像是週期性發燒(常高達40℃)、腹痛、胸痛、關節疼痛腫脹、膝蓋下方出現紅疹、肌肉的疼痛、以及部分男性有陰囊腫脹等臨床症狀之家族性地中海熱(Familial Mediterranean fever, FMF)。
黃帝內經素問卷中的上古天真論篇提示世人「上古之人,其知道者,法於陰陽,和於術數,食飲有節,起居有常,不妄作勞,故能形與神俱,而盡終其天年,度百歲乃去」的重要養生觀念;其意的關鍵就在於「法於陰陽」,亦即古人常說的「日出而作,日落而息」。
睡眠對身體健康和修復扮演著至關重要的角色!2011年臨床營養與代謝照護趨勢學術期刊的一篇有關睡眠與肥胖論文中指出,睡眠不足將影響到內分泌、增加饑餓感等問題,甚至於將增加肥胖的風險(https://www.ncbi.nlm.nih.gov/pmc/articles/PMC3632337/)。
依據衛福部今(112)年5月31日所發布之十大癌症發生率之統計顯示,乳癌仍居第一位,且每年新增近1萬名病患,並奪走2000人生命,平均每天約有5名婦女死於乳癌 (https://www.gender.ey.gov.tw/gecdb/Stat_Statistics_DetailData.aspx?sn=nLF9GdMD%2B%2Bv41SsobdVgKw%3D%3D&d=x6hHAJy%2F6kd5%2FI2WaRjP4Q%3D%3D)。
早期乳癌患者仍約有3成會面臨移轉風險,9成的死因與復發轉移有關,這也就是乳癌死亡率居高不下的原因。然而,令人難過的是即使有標靶藥物可以延續生命,但因健保不給付,有的乳癌標靶藥物必須自費。
高血脂及高膽固醇是引發心血管疾病的原因之一,除了注意飲食及作息外,最常被忽視的竟然是容易升高三酸甘油脂的藥物!
無可否認地,在太多人相信藥物是被用來處理一項健康問題的同時,卻常常在趨吉避凶的心理下故意忽視藥物的副作用。
誠如本專欄7月19日之「小心阿斯匹靈副作用」一文所討論的抗凝血劑阿斯匹靈(Aspirin)所述,再一次提醒大家,相對於國內醫師為了預防高血壓患者罹患「初次」中風,所以常開立阿斯匹靈(Aspirin)給有心血管問題的患者。然而,阿斯匹靈常見的副作用包括腸胃及腦部出血,所以在服用一段時間後卻反而會導致中風,而且是較難處理的出血性中風。
臨床上,常常見到高血壓患者因為害怕如果一天不服用阿斯匹靈(Aspirin)或保栓通等含有類似抗凝血成分之藥物就會中風而陷入兩難。然而,抗凝血劑等藥物所引發之出血性中風的風險在美國心臟學會(AHA)2005年12月的期刊中有一篇研究明確地表示,此類藥物所誘發之出血性中風的風險實在不可忽視(https://www.ahajournals.org/doi/10.1161/01.str.0000196989.09900.f8)。
很多人一直糾結在睡眠時間的長短,而非著眼於睡眠品質,以致於這一個心魔無時無刻存在於心中,尤其是老年人。
2023年阿滋海默疾病期刊刊登的一篇針對平均74歲3000人研究的論文結論也呼映其他的研究證實,規律地服用安眠藥的老人罹患失智的風險極高的同時,也很容易使老人在神智不清下發生跌倒情事(Race Differences in the Association Between Sleep Medication Use and Risk of Dementia - IOS Press)及增加洗腎的風險(https://www.frontiersin.org/articles/10.3389/fphar.2020.524113/full)。
中醫臟象理論提到人之心神對外界刺激的應答反應屬於「肝主情志」範圍,然而,人體情志活動的生理反應基礎在於氣機,也就是「氣」的活動。萬一情志過於激動則導致氣機反應過於強烈,進而打破五臟之間相互資生與制約的平衡關係,所以,當氣機正常的升降出入被破壞了,那麼將使得精氣血津液的運動代謝失常。
憂鬱症狀的產生最主要的原因不外乎就是晚睡及睡眠品質不良!
當身體生病之後,不管是接受西醫或者是中醫的治療就是會發生一段「正邪相爭」的過程。
簡單地講,一切疾病的臨床症狀都是「正邪相爭」的過程,亦即反映出正氣與邪氣相爭持的情況。也就是因為是「正氣」與風、寒、暑、濕、燥及火等六種「邪氣」相互抗爭,所以身體會產生各種症狀。
國內醫師常開立阿斯匹靈(Aspirin)給有心血管問題的患者,目的在於預防「初次」中風。然而,阿斯匹靈常見的副作用包括腸胃及腦部的出血,所以在服用一段時間後卻反而會導致中風,而且是較難處理的出血性中風。
2022年4月美國預防服務工作組(US Preventive Services Task Force)所發表之文件裡顯示(https://pubmed.ncbi.nlm.nih.gov/35471505/),對於40-50歲的族群而言單純想依靠阿斯匹靈來預防「初次」中風的可能性很低,但對於60歲以上者則可以小量服用。美國醫學會期刊 (JAMA)指出,在一項對於與我國人民體質較接近的日本人所作的研究發現,長期服用阿斯匹靈,相對於預防心血管病而言,反而會誘發增加中風的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