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Dec 12 Thu 2024 07:33
淺談防癌的可能性
- Dec 05 Thu 2024 14:05
不要輕易接受闌尾切除以免罹患糖尿病
一般所熟知之盲腸炎,其實指的是闌尾炎。闌尾是一個單一開口的管狀器官,連接到盲腸,它所在位置接近於小腸與大腸的接合處。
扣除急性闌尾炎,如果在發展初期及慢性的闌尾炎是可以藉由中醫的方式得到有效的處理!
- Nov 28 Thu 2024 15:07
有效無害地處理憂鬱症
- Nov 21 Thu 2024 08:22
警覺婦女罹患甲狀腺結節高於男性
甲狀腺是人體最大的內分泌器官,形狀似蝴蝶,其位置主要包覆在頸部環狀軟骨下方,氣管軟骨之上的氣管兩旁。甲狀腺構造可分為左右兩葉和峽部。衛福部健保署統計顯示甲狀腺疾病中,常見的甲狀腺結節好發於以50歲到59歲最多,年輕女性則多為20到45歲,其中,甲狀腺結節女性就醫人數為男性4倍。
2021年一項針對四百多萬人所作的研究證實,空氣中的PM2.5, PM10及二氧化硫等6項污染物質會造成甲狀腺結節(https://www.frontiersin.org/journals/endocrinology/articles/10.3389/fendo.2021.753607/full)。
- Nov 14 Thu 2024 11:41
自然無害方法解決睡眠障礙
- Nov 07 Thu 2024 07:42
抗生素使用增加乳癌風險
繼本專欄2024、1、乳癌發病因素淺談及242024、6、3 荷爾蒙補充療法會導致婦癌等二篇文章後,今日再討論抗生素亦會發乳癌的研究。
無可諱言地,三陰性的是所有乳四大類型乳癌中生存率最低的類型。
- Nov 01 Fri 2024 08:34
青春痘穴位療法
無可否認地,西醫所稱之痤瘡,也就是稱之青春痘係全球八大常見疾病之一,影響至少有6億人之外,大概90%的處於青春期的小孩都會有這個困擾。有些小朋友甚至於會因為外貌的改變而引起憂鬱、焦慮,或是自尊心低落等現象。
青春痘的主要原因就是皮脂腺或是毛囊阻塞,進而產生發炎反應的現象!
- Oct 24 Thu 2024 16:26
異位性皮膚炎常見過原敏
報載農業部與教育部近日合推「班班有鮮乳」政策,然而這一個政策對於具有過敏體質的小孩而言,無異是讓他(她)們的健康雪上加霜的作為,真的是需要進一步討論。
根據健保資料庫,全台有近30萬人罹患異位性皮膚炎,約占全人口的1.28%。
- Oct 17 Thu 2024 08:10
從中醫理論談肺癌的發展
- Oct 11 Fri 2024 22:04
下午1點後身體疲倦的中醫病理意義
現實生活中,不時可以看到有很多人,尤其是年輕人都有「沒電」的感覺,有更多的人會自覺到背部緊緊的,整個人都很不舒服!這一群人並不是存在著西醫的疾病,相反地,他(她)任就是中醫理論中所討論之「濕」的類型。
為什麼呢?道理很簡單,中醫理論中的子午流注告訴我們,上午11點到下午的1點屬於「午」時;亦即一天之中最熱的時段。自然界的現象告訴我們,水遇到了「熱」就必然會化為蒸氣。此時,體內的「濕」受到了「正午」的「蒸煮」之後,由於「蒸氣」只會向上,致使人的頭部首先受到影響,讓「神明」受到阻礙。另外,「濕」會讓筋體不力,再加上「背屬陽」,最容易受到陰邪的傷害,所以出現背部不利。